Post authorBy Cheng-Tsung Pan
Post date08/09/2013
7月23日 我在網誌戸發表的文章"怎麼種怎麼收"引起許多迴響。其中蔡定宏老師問我:如果孩子的心志和心智不夠成熟,該如何引導他們走向成熟?這邊篇文章是回應,給所有熱心於提昇高球的人們,企業主,老師,家長和球員。
物競天擇,造化之功。天地萬物,各有其所。培養一個年輕人,我們能夠做的,不過是希望他長成了能夠得其所哉。逆天而行,奪造化之功,玩不過的。數不清多少次,總有人說,"小潘是運氣好,遇到老師和姊姊•••"。是嗎? 我總是說:小潘天生是獅子,若是綿羊,教也沒用。
人類不是在動物園,在實驗室,在人工環境中育成許多不同動物嗎?一旦野放鮮少存活,為什麼?因為在養成的過程𥚃除去了物競天擇的定律,生存的競爭被淡化了。一旦野放,皮不夠靭,爪不夠利,牙不夠尖,心不夠狠,不耐飢寒,憑什麼活下去?
這就是國內的環境,我們的孩子一旦進了培訓的圈子,大多就成為人工飼養的,希望有一天會成為猛獸但其實毫無指望的四不像。柵欄𥚃糧草齊備卻幾乎沒有競爭。早早丟了學業使他們幾乎成為不文之人,球打到十八,九㱑連一個簡單的英文句子都說不上來。出國比賽從報名,訂旅程,到成行去回沒有人帶領就完全不能自理。這樣養成的選手走到業餘的盡頭,轉了職業就像突然被野放,一下子面對來自四方從小拼搏到大,掙扎求生習以為常的狼虎,那有存活之能?
有人會說,我們不是一直在比賽嗎?我們有渣打月賽,有宏碁排名季賽。沒錯,我們是有比賽,但比賽的結果有沒有後續效應?比賽的目的除了獎賞傑出者,也在淘汰不良者,少了後半段,比賽不會有真正的壓力。或者簡單說,我們的選手從來沒有生存的壓力,除了隨年齡增加對物質的想望越來越多,沒有什麼真正的動力。一哥很好,但二十六哥呢?一樣活得好好的,有一天沒一天的混在某個球場的培訓隊𥚃。不是嗎?
不久前我去見了許典雅先生,我們舊識了,與高球無關,因為我從不在這個行業裡。我單刀直入問他:為什麼國內陪養選手沒有淘汰的機制?他說:怎麼淘汰?選手已經不夠了,再淘汰就沒人了。我再逼他說:要養好歹養幾隻能鬥的,老是養一堆肉鷄給人當奌心有什麼意思?他不說話。他是主事者,必然很無奈。前不久的台日韓杯我們淨輸韓國六十桿,換作是我早就関門歇業了。
再說小潘。為什麼這個年輕人這麼強靱?為什麼他和國內的球員這麼不同?為什麼韓國李首民,澳洲Oliver Goss, 前日本松山英樹這些把國內選手吃定吃死的超級殺手,在亞洲業餘錦標賽遇上小潘照樣被殺到片甲不留?除了天性以外,因為小潘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沒得混也沒有退路的環境裡,失敗的代價就是被淘汰。他比賽成績不好,學校獎學金必定有問題,學業不及格,NCAA 馬上禁賽,兩邊都完全沒有退路,除了勝利,根本沒有選項。
這就回答了蔡定宏老師的問題:學生的心志和心智如果不成熟,該怎麼引導?我說:清楚的讓他們明白競爭的本質。讓孩子為自己的失敗和錯誤付出代價。明白的告訴父母孩子缺乏競爭力。物競天擇是天意,天意不可奪。若不如此,就只好和自己一廂情願養成的四不像長相左右,沒完沒了。
Comentários